二月七日,在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网络直播导播间内,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着。新华社发
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通过开展“宅家总动员”短视频大赛征集活动,引导广大群众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,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。图为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良种场村居民焦丽萍正在和女儿、婆婆一起录制练习瑜伽的短视频。陶维明摄(人民图片)
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,媒体的大量报道充分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。不少媒体创新性地推出一些颇具互联网思维的融媒体产品,并结合移动直播、短视频、AI主播、H5产品等多种形式,在缓解公众信息焦虑、传递一线抗疫声音、更好开展防疫工作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。
“将新闻现场送到眼前”
防疫期间,你“云监工”了吗?
打开手机,观看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直播,是许多网友今年春节的特别体验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“央视频”App在“疫情24小时”专题页面上线了2家医院建设现场的5G直播,全天候不间断地为用户呈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画面。直播上线不到3天,累计访问量就超过2亿人次。这种不同于传统新闻直播的无剪辑、无加工、只有多机位与呈现角度的慢直播方式,在抗击疫情的特殊背景下,的确令人眼前一亮。另外还有医院建设的全景VR直播,使得网友在监督施工进展过程中有了更多选择。
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,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报道,提升信息透明度十分重要,这正是此次“云监工”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优势所在。慢直播中用户的自主选择与参与空间较大,能够满足自身的知情权与监督权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焦虑心情。
除此之外,慢直播还与人工智能、VR等技术相结合,带来沉浸感更强的观看体验,实现“将新闻现场送到眼前”的目标,更好满足观众需求。
短视频记录抗疫点滴
前不久,侠客岛拍摄的一段名为“派出所里的哭声”短视频让网友大呼“心疼”:由于人手不足,派出所60多岁的厨师潘师傅从春节前到2月底一直跟着民警一起加班,每天要为60多位民警提供三餐,还要承担备餐流程中的其它工作。那天,由于承担了巨大工作量却没得到同事认可,潘师傅在楼道里泣不成声。正在前线采访的侠客岛记者刚好看到,便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令无数网友动容的一幕,视频被人民网抖音账号转发后,点赞已逾604万次、网友评论达37万条。
相较于文字报道,短视频的特点在于直观生动,还能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实现内容输出。防疫期间,多种短视频、Vlog成为不少单位融媒体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短视频能抓人眼球、在小篇幅内集中传播关键信息的特点,有效满足公众信息需求。
为了更好实现短视频的内容传播,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央视等媒体在视频制作与分发方面下大力气,创新内容生产。同时,充分利用抖音、快手、微视等平台的流量效应,发布防疫知识、拓宽辟谣渠道、讲述医护人员及一线防疫工作者的英勇事迹,推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短视频产品。
此外,Vlog这一具有典型UGC(用户原创内容)特点的内容传播形式,也成为防疫期间一线工作者记录自己生活的得力工具。一些医护人员、基层防疫工作者用视频录下抗疫点滴,带来更多来自一线的声音,视频上传至网络后获得不少网友点赞。
以“新闻+服务”为内核
防疫期间,许多地方新闻机构利用自己面向当地群众的渠道优势,借力融媒体传播,也推出一系列防疫便民服务,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在上海,东方网联合上海16个区融媒体中心,推出“抗击疫情,上海在行动”新媒体产品,同步上线于区融媒体中心APP,内嵌疫情通报、辟谣专栏、确诊患者同程航班车次查询、定点发热门诊导航等诸多板块,所提供的便民服务细致周到。
在陕西,陕西广播电视台启动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协作机制,激活10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,多平台联动,实现全方位、多角度的防疫信息精准覆盖。
在浙江,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为群众服务,是各地的“规定动作”。信息权威发布、提供民生服务、做好助企惠农,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担当的重任。
在贵州,全省88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全省试点的23县(市、区)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肩作战,坚守在防疫第一线,打通防疫新闻报道的“最后一公里”……
专家指出,这些基层融媒体产品不断涌现,内核是“新闻+服务”的融合转型,这样的转型在传播防疫权威信息、为群众纾难解困、推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等方面效果明显。